|
供給側結構下的產業轉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,一些老工業基地需要轉型、一些資源枯竭城市也需要轉型,它們不約而同地把旅游作為一個突破口。 煤、鋁、鉬等礦產資源開發是河南洛陽的重要經濟來源,目前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新要求。依托洛陽市新安縣石寺鎮新安煤礦,當地打造了有生工礦游景區,該景區是一個集煤礦作業現場、生物標本、地質化石、科普知識教育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型景區。其中,煤礦作業現場展示模擬井下場景,割煤機、刮板輸送機、轉載機、液壓柱、液壓支架、瓦斯監測傳感器等一應俱全,真實再現了井下作業場景。目前該景區是3A級景區,年均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。 遼寧鞍鋼是新中國***個大型國有鋼鐵企業。近年來,鞍鋼提出要“展現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風采,打造‘東方魯爾’特色旅游平臺”。如今,鞍鋼的孟泰紀念館、雷鋒紀念館、王崇倫塑像、郭明義愛心工作室等吸引了大量慕名而來的游客。在大孤山露天鐵礦參觀區,從采礦到冶煉,從生產工藝到英模人物,游客可體驗真實的礦區生活。鋼鐵工業旅游成了鞍山旅游核心內容,十余年來累計接待旅客100余萬次。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曾是重要煤炭基地,也是全國大的采煤塌陷地。為實現產業轉型,該區提出“旅游興區惠民”的發展戰略,將過去的“煤!弊儭盎ê!,將“煤炭塌陷地”變“旅游目的地”。賈汪區月亮湖塌陷地改造成500畝的觀賞魚養殖基地、600畝垂釣中心、3000畝苗圃基地,開辦16家農家樂,帶動就業1000人;潘安湖的塌陷地復墾后變成了景區,吸納千余人就業,開辦農家樂65家。 根據《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(2013-2020年)》,全國有262個資源型城市,這些城市都留存有大量工業遺產,同時也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任務。對這些資源型城市來說,工業旅游無疑是轉型升級的突破口之一。 |